11
2023
-
01
工信部發布推進實施《中國制造2025》的情況
作者:
實施《中國制造2025》,是黨中央、國務院立足我國制造業未來發展而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,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?!吨袊圃?025》發布實施以來,在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協調推動下,有關方面著力完善頂層設計和工作機制,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,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和重大工程帶動作用,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,為穩定工業增長、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一、主要工作情況
(一)狠抓規劃落實,“五大工程”實施效果初顯。我部會同發展改革委、科技部、教育部等有關部門發布實施11個配套規劃,出臺了一批支持政策措施,組織實施了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、智能制造、工業強基、綠色制造、高端裝備創新等五項重大工程。目前,首家創新中心——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已掛牌成立,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開始籌建,培育建設19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。開展了226個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試驗驗證和新模式應用項目,遴選了109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,建設了首批19家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,推進“一攬子”重點突破行動和“一條龍”應用計劃,一批核心基礎零部件、關鍵基礎材料和先進基礎工藝取得突破。啟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,組織99家企業開展綠色設計試點示范,創建51家國家低碳工業園區,實施57項高風險污染物削減項目,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約5%。高端裝備創新成果不斷涌現,高鐵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、電動汽車硬殼電芯關鍵材料實現重要突破。
(二)聚焦重點目標,重大標志性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效。15個年度重大標志性項目中,7個完全落實,4個基本落實,其余正在推進。部分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,如成功研發我國首款柔性復合工業機器人,并已形成小批量供貨能力,實現了批量生產RV減速器并獲得國外訂貨,實現了規?;a諧波減速器。
(三)開展試點示范,落地生根效應凸顯。積極推進《中國制造2025》試點示范城市(群)創建工作,已批復寧波、泉州、沈陽、長春、武漢、吳忠、青島、成都等8個試點示范城市和江蘇蘇南五市、廣東珠江西岸、湖南長株潭3個試點示范城市群。目前,各試點示范城市(群)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,圍繞構建產業升級、科技創新、政策保障、人才培養等體系進行綜合試點,積極探索新常態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模式和新路徑,力爭盡快形成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。
(四)制定分地區指南,各地差異化發展格局加快形成。按照“基于比較優勢、促進錯位發展、深化部省合作”原則,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各地強化工作對接,制定了《中國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(2016年)》,引導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重復建設、同質競爭等問題。各地積極對接《中國制造2025》,根據自身資源優勢、產業基礎、區位條件和市場環境,選擇發展重點和方向,制定相關政策措施,加快促進產業轉型升級。截至2016年末,已有29個?。▍^、市)出臺了實施方案或指導性文件,推動形成因地制宜、特色突出、區域聯動、錯位競爭的制造業發展新格局。
(五)強化政策引導,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效應明顯。國務院印發了《關于積極推進“互聯網+”指導意見》和《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通過政策引導和各方努力,互聯網已廣泛融入研發設計各環節,關鍵產品和裝備智能化步伐加快,2016年企業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達到61.8%,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33.3%。推動大企業“雙創”平臺發展取得良好成效,47%的大企業搭建并運營了協同創新平臺,中央企業已建成各類互聯網“雙創”平臺110個。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扎實推進,全國4000余家企業開展貫標、7.2萬余家企業開展自評估自診斷和自對標,貫標企業運營成本平均下降8.8%、經營利潤平均增加6.9%。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,部署以頂層架構和關鍵標準為重點前瞻性研究,加強產學研用協同,通過試點示范加快應用推廣。
(六)實施專項行動,質量品牌建設取得初步成效。實施消費品工業增品種、提品質、創品牌“三品”專項行動以來,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《開展消費品工業“三品”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》、《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(2016—2020年)》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質檢總局和國防科工局聯合發布了《促進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指南》、《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》。2016年,新核定23家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,完成669項強制性標準和計劃的整合精簡工作,發布208項消費品行業標準,支持11項由我國提出提案的國際標準項目,為消費品“提品質”奠定重要基礎。在全行業累計樹立251家品牌培育示范企業,首批參與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的22家產業集群市場占有率平均提高2.3%,出口增速平均超過10%,新產品產值率從27%提高到34.1%。
上一頁
上一頁